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志洲[1] Zhizhou ZHANG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100089
出 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52-58,共7页Journal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
摘 要:由于新冠肺炎最早的病例报告出现在武汉,中国与疫情之间的关系成了国际舆论关注的一大焦点,由此形成了新冠疫情下的中国“话语处境”。西方国家的一些政治势力,对于中国在政治制度、发展道路、意识形态等方面本来就缺乏认同,疫情的全球性爆发更成了他们的“舆论盛宴”,把矛头直指中国。包括新冠病毒中国起源论、中国不配合国际调查论、中国赔偿论等种种言论,实际是对于中国与疫情关系的许多联想,并没有事实和科学依据,但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权结构之下,给中国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突破当前疫情下中国的“话语处境”,是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具体而言:一是需要认清“西强我弱”的话语权结构和西方疫情话语的政治化本质;二是把握中国在疫情问题上国际话语权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三是在提升话语质量的同时强化话语环境建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