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丙酸杆菌更名为Cutibacterium acnes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Discussion on relevant issues of renaming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as Cutibacterium acn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德田 郑捷[3] 王秀丽[1] Xu Detian;Zheng Jie;Wang Xiuli

机构地区:[1]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光医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医学院,200443 [2]冰寒护肤实验室,上海200443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200020

出  处:《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年第11期948-94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摘  要: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P.acnes)于1893年首次被观察到[1],1903年由Gilchrist首次命名为Bacillus acnes[2]。1923年Bergey等根据形态学证据将其命名为痤疮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acnes)。1946年,Douglas等[3]认为它与丙酸杆菌属更接近,因此应当命名为P.acnes,Moore等[4]通过生化实验等对此进行确认。近两年来,部分皮肤病学研究者开始使用该细菌新名称,即Cutibacterium acnes。

关 键 词:皮肤病学 痤疮棒状杆菌 痤疮丙酸杆菌 生化实验 CUT 丙酸杆菌属 

分 类 号:R758.733[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