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晚期的文学观念——以《小团圆》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悦然[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100872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10期148-164,共17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张爱玲晚年作品《小团圆》的价值,不只在于对她私人经验的窥探,更重要的是其文学观念的流变以及这种流变在她作品中所呈现出的轨迹。在以《小团圆》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中,张爱玲试图回归中国文学传统中对“含蓄表达”“深入浅出”的追求,在小说中表现出某种“非写实性”的样貌。为此她弱化人物生存的根基、淡化叙述的外缘、从着重外部世界转向强调人物内心,以对话勾勒人物形象……这些努力使其极具辨识度的文学格调褪色,转向晚年的质朴、委婉、晦涩,它更强调读者的参与,显现出文本极强的开放性。

关 键 词:张爱玲 《小团圆》 非写实 非场景化叙事 

分 类 号:I207.4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