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佳欣[1] LI Jia-xin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出 处:《当代法学》2020年第5期81-89,共9页Contemporary Law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被害方诉求与死刑的司法控制”(15BFX071)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我国特有的抽象刑法解释模式有其天然的不可自足性,要求刑事指导性案例的适时纳入。但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实践中能否发挥以及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如何与我国特有的抽象刑法解释模式相契合,需要对其制度属性进行深入剖析。刑事指导性案例兼具判例属性与解释属性,可通过其个案解释功能对刑法解释进行功能弥合。刑事指导性案例的数量合理扩充,是发挥其个案解释功能的基础保证;刑事指导性案例与刑法解释的功能分立,是保持其司法适用独立性的制度保证;刑事指导性案例对刑事政策的呼应,是体现其司法公正的理念保证。我国刑事指导性案例完全可纳入现有的刑法解释体系,作为对刑法解释功能的扩充与补足,以安全有效地发挥刑法解释功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