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数字劳动本质探析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成军青 薛俊强[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出  处:《改革与战略》2020年第11期44-51,共8页Reformation & Strateg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价值观教育思想及其启示”(19YJC710063);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博士基金项目“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价值观教育思想及其启示研究”(2018BS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价值观教育研究”(SWU1809718);重庆市教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研究阐释专项课题“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19SKZDX02)。

摘  要:当今传统工业劳动逐渐转型为以资本增殖为前提,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支撑,以及以"非物质"劳动、数据信息生产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数字劳动。随着劳动范式的转型,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出现了复杂变化,但资本与劳动的本质关系没有改变,劳资关系依然是洞悉数字劳动的剩余价值生产本性的历史生成前提。数字劳动是资本与劳动相互建构下的副产品,以更加隐匿的方式被卷入资本自我增殖的逻辑中,并且数字劳动时间的弹性化特征以及数字劳动空间的非地域化特征使资本扩大了攫取剩余价值的范围。唯有立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关于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分析视域,才能真正洞悉数字劳动的剩余价值生产本性,从而为解决当前数字劳动领域中的劳资矛盾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关 键 词:数字劳动 资本 劳动 剩余价值 

分 类 号:F0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