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100700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0年第11期1959-1962,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为罕见病、难治病,与中医“痿证”“喑痱”相似,多从“虚”论治。然此病临床症状复杂,病机多变,故应补虚不忘泄实,标本兼顾。结合本团队经验,笔者认为该病病位在脑、髓,累及肝、脾、肾,核心病机本虚标实,在虚责之于肝脾肾日久亏虚、髓海空虚;在实多因痰瘀邪毒胶着、神窍闭阻。其中毒损脑窍是病情发展迅速,症状骤然加重的关键。治疗应以填精益髓、解毒开窍为主要原则,补虚注重大补元气,辅以补脾养肝,共奏速生精髓之效;然补虚不失开窍,开窍当重祛毒。根据患者发病阶段的差异,运用中医理论分期论治,早期宜豁痰解毒宣窍、活血解毒通窍,中后期宜数毒同治,全程辅以芳香开窍。从而达到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目的,为临床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提供新的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