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苏玉娟[1] Su Yujuan(Shanxi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of CPC,Taiyuan 030006,China)
机构地区:[1]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太原030006
出 处:《晋阳学刊》2020年第6期127-131,共5页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大数据知识论研究”(项目编号:C18FZX004);山西省“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资助项目“大数据实现山西治理变革的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大数据知识异化的形态包括人类与大数据知识之间的异化、人类与大数据知识活动之间的异化、人类与大数据知识产生过程中类本质之间的异化、不同主体之间的异化。大数据知识是人脑的创造物,是异化产生的前提;大数据知识发现与应用过程中人与自己的脑力劳动的疏离,是异化产生的外在表现;大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是异化产生的根源;大数据技术对人类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是异化产生的技术原因。大数据知识异化问题的解决需要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观,加快技术创新,进一步明确数据权,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大数据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客观辩证地看待大数据知识的特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3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