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病原菌及临床诊治分析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fter neck type Ⅰ incision infe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枫[1] 李威[2] 辛精卫[3] 王新外 张佳平 时景伟[2] Liang Feng;Li Wei;Xin Jingwei;Wang Xinwai;Zhang Jiaping;Shi Jingwei(Department of Anesthesia,China-Japan Union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3,China;Department of Laboratory,China-Japan Union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3,China;Department of Thyroid Surgery,China-Japan Union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Jili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Surgical Translational Medicine,Changchun 130033,China)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科,长春130033 [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检验科,长春130033 [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吉林省外科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33

出  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0年第10期1929-193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基  金:吉林省省直卫生专项项目(sczsy201605);吉林省市场监管厅项目(DBXM146-2016、DBXM109-2017、DBXM114-2017、DBXM099-2019)。

摘  要:切口感染是全麻手术术后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即使是Ⅰ类手术切口也有不同比例的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有研究认为与患者的全身状态、手术操作、炎性反应有关[1],也有研究认为与手术输血、急诊手术、住院时间>10 d、不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有关,另外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也不尽相同[2,3]。而临床实际操作中细菌培养及药敏的时间相对滞后,故对感染病原菌及临床诊治的总结分析尤为重要。目前已有研究多集中于腹部切口,关于颈部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相关报道尚少,现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科行病原学检查的颈部Ⅰ类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分析。

关 键 词:Ⅰ类切口 感染病原菌 临床诊治过程 全身状态 临床实际操作 切口感染 感染性并发症 急诊手术 

分 类 号:R653[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