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堂穴临床应用的古文献研究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二伟 司原成 吴高鑫 陈波 陈兴华[2] 

机构地区:[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出  处:《湖南中医杂志》2020年第10期150-153,共4页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贵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省级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黔财教[2019]161号,2019054);贵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贵中医博士启动[2019]137号)。

摘  要:目的:通过对印堂穴古文献检索分析,归纳印堂穴临床应用规律,为印堂穴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指导。方法:检索《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有关印堂穴内容,对印堂穴病证诊断、主治病证、单穴应用、腧穴配伍应用及中医疗法等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建立数据库。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条文124条,涵盖64部古籍,涉及五官科、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等多门学科30种病证。印堂穴用于病证诊断的条文共计40条,涉及小儿痘疹、惊风、夜啼等8种病证诊断及预后推测。印堂穴主治病证条文共计79条,治疗最多的为五官科疾病,其次为儿科和内科疾病。与印堂穴相关的中医疗法有穴位贴敷、针刺、艾灸等6种,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范围最广。针灸疗法中,印堂穴配伍腧穴36个(106次),其中出现频次较多(≥4次)的有11个,总计69次(65.09%)。配伍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合谷穴,其次为百会穴和攒竹穴。印堂穴在养生治未病领域也有应用。结论:印堂穴在病证诊断、治疗、预后推断及养生治未病领域都有应用。印堂穴主治病证广泛,尤其在头面五官和小儿疾病中应用较多。印堂穴治疗以近治作用为主,腧穴配伍主要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关 键 词:印堂穴 临床应用 中医古籍 

分 类 号:R245.9[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