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荟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俊文 李海涛 韩蒙 荆雨 曹立群 朱松峰 王嘉 张燕京 王国富 毕芙蓉 范春燕 吴昕炜 张羽佳 邓定 蛰泰 陈声柏 邢雅杰 刘增光 易显飞 秦际明 王嘉 姜明泽 李卓擎 程晓 齐艳红 王齐 叶晓璐 席楠 石永泽 甘绍平 华军 庞俊来 张文渊 呈尧 任丑 王凯宁 林丹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哲学年鉴》2019年第1期393-421,共29页Chinese Philosophical Almanac

摘  要:【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吴晓明,《世界哲学》2018年第1期马克思对现代性具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现代性意指现代世界的本质-根据而言,马克思使现代世界的本质-根据进入到批判的把握之中。这样的本质-根据,一方面是资本——作为物质动因构成现代经济生活之支配一切的权力,另一方面是现代形而上学——既作为技术的本质,又作为一般的观念形态以构建现代世界发展所需要的架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是双重的;而这一批判的原则高度是以超越知性科学的唯物史观为思想基础的,同时也是以充分占有现代性成果的新文明类型(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为实践定向的。因此,马克思的批判将“体会到异化”提升到“历史的本质性”中去。所以马克思的“哲学”依然作为“思想母体”在我们的时代中起作用,确切些说,依然在问题架构和意义领域中统摄着当代世界的理论与实践。

关 键 词:理论与实践 原则高度 问题架构 现代经济生活 现代形而上学 唯物史观 文明类型 技术的本质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