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无 赵洪洋[2] 孙时斌[3] 吴瀚峰 熊南翔 姚东晓 付朋 王强平 饶竟 李俊俊 柴松山 肖冬冬 王艺淏 王佳静 刘如恩[7] 潘力[8]
机构地区:[1]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医师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武汉430022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100070 [4]上海伽玛医院神经外科,200235 [5]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430071 [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7]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8]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伽玛医院
出 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0年第10期984-989,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380,81671210);湖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9ADC034)。
摘 要:一、背景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一侧面部针刺、刀割或电击样的发作性疼痛为特征。疼痛可被洗脸、刷牙、说话所诱发。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三叉神经被血管压迫有关;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生可由脑膜瘤、神经鞘瘤、颅内血管畸形、多发性硬化、表皮样囊肿等压迫三叉神经引起。三叉神经痛有多种治疗方法,首选药物治疗,在患者疼痛加重,药物疗效不佳的情况下,可选择手术治。目前,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显微血管减压术、球囊压迫术、射频治疗、伽玛刀放射外科(gamma knife radiosurgery,GKRS)治疗等。其中,GKRS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放射外科技术,对三叉神经痛有确切的疗效且风险低.应作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重要方法之一。本共识旨在建立我国三叉神经痛GKRS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要点、疗效评价等,以规范和指导临床对三叉神经痛的GKRS治疗。
关 键 词: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鞘瘤 颅内血管畸形 发作性疼痛 表皮样囊肿 电击样 神经系统疾病
分 类 号:R745.1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25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