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70-75,共6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美国现代声景文化意义构建研究”(20YJA752005)。
摘 要: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说相反,象似性理论认为语言的形式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象似性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尤其是诗歌之中。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家之一,其诗歌中死亡主题突出,死亡在其笔下成为一种美的审美形式。本文试从映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与隐喻象似性三个维度对爱伦·坡的诗歌进行分析,探讨其诗歌中与死亡主题相关的悲郁基调得以产生与加强的认知基础,揭示象似性对于表达其诗歌死亡主题的独特作用,以期证实象似性是解读诗歌的有效手段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