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得一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0年第12期144-144,共1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今年刚翻译出版的《玛丽安·摩尔诗全集》(陈东飚译)中有一首诗歌《采与选》,诗中写道:……那不是小说家哈代和诗人哈代,而是一个把生活诠释为情感的人。批评家应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陈东飚在《译后记》中说,摩尔“几乎每一首诗的主题都是一种技艺和它的载体,人的技艺,动物、植物、科学、工业、历史、时间、上帝的技艺……”,《采与选》中关于“批评家的技艺”的诗句深深地吸引了我,尤其是当读到“批评家应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时,我停下了向下阅读的步伐,反复默念这句诗。我与这句诗产生了共鸣,这共鸣自然与我作为文学批评编辑和文学批评读者这两种身份相关。在阅读过、编校过无数篇文学批评文章后,我常常会产生疑惑,批评家真正喜欢他批评的文本吗?而这样的疑问来自我经常通篇看不到批评家发自内心对文本的喜欢或不喜欢,而我很想知道批评家“喜欢什么”或“讨厌什么”。所以,与摩尔“批评家应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形成对应的是,我关注“每一位批评家真正喜欢什么”和他能让读者通过批评文本感受到他的喜欢程度,这也成为我作为读者和编者评判批评文本的一个标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5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