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通阳内涵及临床运用探析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梦真 王雁娜 李锦云 杨杰聪 罗杰莲 郭建文[1,3]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510405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年第11期1702-1703,1725,共3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1974559)-基于脑肠肺轴γδT细胞/IL-17信号通路探讨通腑醒神方对卒中相关肺炎的作用机制;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岭南中医药现代化专项(2020B1111100009)-基于病证结合的中医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6A020226040)-调脂稳斑方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前瞻性随机研究。

摘  要:通阳法即治疗阳气不通的法则,凡使阳气通达、气机运行通畅的治法均可归纳至通阳法的范畴。通阳法肇始于华佗《中藏经》,经《伤寒论》及金元明清医家逐渐完善,至叶天士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其理法方药日臻成熟。茯苓是临床常用的利水渗湿药,祛水湿、化痰饮、利小便,且具有补益之功,其“性浮而升、功降而下”的特点与通阳理论相契合,在通阳法中得到广泛应用。除淡渗通阳外,茯苓在辛热通阳、柔剂通阳中均可配伍使用,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关 键 词:茯苓 通阳 考源 内涵 临床运用 

分 类 号:R289.5[医药卫生—方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