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玉晓 张海松[1,2] 董文敬 崔静 于萌 白风霞[1,2] 曹延萍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河北保定071000 [2]河北省慢性肾脏病骨骼代谢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 [3]邯郸市第一医院肾内二科,河北邯郸056000
出 处:《现代医学》2020年第9期1220-1224,共5页Modern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H2018201289)。
摘 要:硫酸吲哚酚(IS)是一种肠源性尿毒症毒素,其分子量为251.3 KDa,由肠道中的微生物分解色氨酸产生,主要经肾脏排泄。正常人群中,血清中IS浓度几乎为零,而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排泄能力下降,导致IS堆积,蓄积的IS随血液循环进入机体各个组织器官,从而引起肾脏及肾脏以外组织器官的损害。研究表明IS可以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加速肾衰竭的进展;引起心血管事件,如左心室功能减低、心衰、心源性猝死等;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认知功能障碍;减少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导致血液系统损害;引起尿毒症症状,抑制成骨细胞分化,诱导成骨细胞的凋亡。本文作者针对IS对于骨骼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