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出 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第35期3925-3928,共4页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19419)。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三联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12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抗生素抗感染、补液、解痉止痛治疗,观察组以软坚散结、消积化痰、行气止痛为治则,予以香砂平胃散加减口服、推拿及中药包热熨三联法治疗,2组均治疗7 d。记录2组患儿治疗后腹痛、大便干结、纳差、呕吐、舌苔厚腻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观察2组患儿症状体征积分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于2个月后随访患儿再次腹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腹痛、大便干结、纳差、呕吐、舌苔厚腻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肠系膜淋巴结横径、纵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52/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44/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腹痛率为24.4%(10/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8%(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联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儿腹痛等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再次腹痛发生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