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佛教功德观念探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嘉[1]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  处:《中国佛学》2020年第2期82-99,共18页The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变迁史”(项目编号:14ZDB003)的成果之一。

摘  要:“功德”观念是中国佛教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修功德作为修行实践,包括下化众生、上求佛道过程中的种种善行,将佛教信仰者对人生、道德、信仰、轮回、彼岸、解脱的思考,对善恶、好坏、损益的区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关系的回应统一在做功德的行动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功德”与“福报”相联系,积累功德、增益福报成为多数佛教信仰者宗教实践的动机、方式和目的,保证了宗教旨归、道德预期的实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译词“功德”吸收了中国传统“功”“德”的意义,与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理想相呼应,增进了时人对于佛教的认同。

关 键 词:功德 福报 善行 

分 类 号:B94[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