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江西财经大学
出 处:《学习与实践》2020年第11期103-112,共10页Study and Practice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项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法律化研究”(项目编号:2017M612149)。
摘 要: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满足及其保障成为迫切待解的问题。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权建立在身份关系之上,蕴含着较多的道德性内容,且义务主体存在特殊性。目前,精神赡养权的积极受益权与消极受益权两个层面均面临着现实困境,即精神赡养条款实施效果不佳,精神赡养纠纷解决方式亟待优化。对此,应进一步细化并科学厘定精神赡养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内容要素,健全促进精神赡养义务履行的配套制度,并优化精神赡养司法救济制度,以此激励赡养义务人积极履行义务,实现对老年人精神赡养权益的保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5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