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下肢PICC纤维蛋白鞘形成后成功拔管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海虹[1] 章米丹[1] 凌云[1] 罗飞翔[1] 樊小燕[1] 周红琴[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52

出  处:《护理与康复》2020年第12期98-99,共2页Journal of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资助项目,编号202038254。

摘  要:总结1例纤维蛋白鞘形成致新生儿下肢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及护理经验。纤维蛋白鞘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穿刺部位为下肢远端,行全胃肠外营养及导管维护不规范有关。纤维蛋白鞘形成后,及时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同时进行导管间歇牵引,局部肢体涂肝素钠软膏,协助被动运动,使导管拔除。患儿留置PICC 66 d后拔管困难,经及时处理,导管完整拔出。

关 键 词:新生儿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纤维蛋白鞘 拔管 

分 类 号:R4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