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临达 Liu Linda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20年第11期13-22,共10页Philosophical Trends
摘 要: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之一。通过揭示马克思哲学与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我们可以从多层面发掘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深邃性和超越性。尽管基于“近黑格尔”的阐释路径,我们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哲学所揭示的历史规律性维度;但基于“近康德”的阐释路径,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对主体性空间的保留,其意义非凡且影响深远,这使我们能够更为全面地把握马克思政治哲学所关涉的社会关怀维度和信仰维度。一定意义上,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维度指出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关怀”和“信仰”作为实践内在推动力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基点的确立,保障了马克思语境中的“关怀”和“信仰”具有现实的此岸性,并为主体实践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关怀和信仰主体始终聚焦历史“形势”的变化,努力实现从旁观者向行动者的“跃迁”,并不断培育和提升作为行动者的跃迁“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