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建新[1,2,3,4] 包海波 WANG Jianxin;BAO Haibo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730000 [2]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兰州730000 [3]甘肃省政府 [4]国家民委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研究中心
出 处:《西北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62-70,共9页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基 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项目“民国甘肃地区人类学本土话语建构特征和贡献”(编号:2020jbkyzy0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族走廊理论对宗教文化研究的学术启迪,主要体现于其学术思维的两个基本要点,即中华民族整体格局观和多民族互动交融观。基于这两个基本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各地各民族群体自古至今互动交融发展背景下,其宗教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交融互渗。多元交融而形成的宗教文化体系在当代形势下依然持续互动,历史上外来的制度化宗教的中国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而各类民间信仰及宗教民俗也被整合为一个整体,发挥着人文互通的积极作用。民族走廊理论还有利于确立宗教文化研究的科学认识论导向,保障宗教事务治理政策的准确有效实施,其现实意义也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利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1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