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晰隆[1] 叶子荣[2] 郝晓薇[3] Deng Xilong;Ye Zirong
机构地区:[1]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2]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3]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2期114-121,共8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对农民工‘候鸟式’务工模式的冲击与就业保障研究”(15XJL01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城镇化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推手,在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背景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自身也有着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正确转变的内在需要。实践中,各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其后果的"合意性"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为了能够探索出一条正确有效的城镇化模式转变路径,文章尝试从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转移的空间"、"转移的意愿"和"转移的动机"三个维度对城镇化模式进行类别划分,理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城镇化模式形成的逻辑,以及它们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再根据城镇化后果"合意性"的评判标准,对不同城镇化模式得以实现其"合意性"结果的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后,认为,农民原有的"自然禀赋素养"是形成"合意"城镇化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供地方政府在推动城镇化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正确转变过程中的行政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2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