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江淮一季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Effects of sowing date on growth and yield formation of rice in Jianghuai are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柳军 王学林 张玉龙 邓斌 王志 曾凯 Liu Jun

机构地区:[1]安徽省合肥市气象局,安徽合肥230000 [2]江西省农业气象试验站,江西南昌3302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22期49-55,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淮水稻安全齐穗指标修订与种植结构适应性分析(编号:KM202005);南昌市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2019NNZS202);合肥市气象局科研项目(编号:HFZL20190X)。

摘  要:合理确定水稻最佳播期是实现水稻高产的重要环节。以江淮一季稻主栽品种辐优17为试材,于2018年3—9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农业气象试验站设计水稻大田分期播种试验,系统分析播期对水稻生长发育、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1)播期越早,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和全生育期越长;不同播期下水稻植株生长高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增长速率以4月16日播期最大,水稻叶面积指数在3月27日和4月16日播期明显优于其他播期,更有利于提高水稻光合生产能力。(2)各播期水稻群体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过程均略呈拉长的“S”形曲线,4月16日播期的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出现时间最早,3月27日、4月6日播期次之,4月26日最晚。(3)各播期水稻千粒质量积累过程呈“慢—快—慢”的“S”形曲线,水稻籽粒灌浆速度均为明显的单峰变化曲线,但各播期水稻灌浆特征参数差异较大。总体来说,播期越迟,灌浆持续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水稻粒质量积累。(4)播期改变对水稻产量构成影响较大,适当早播(4月16日)可增加水稻穗结实粒数、降低空壳率和秕谷粒,从而提高水稻产量。本研究结果可为江淮一季稻高产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江淮地区 一季稻 最佳播期 生长发育 产量形成 LOGISTIC方程 

分 类 号:S511.0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