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炎冰[1]
出 处:《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223-232,共10页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晚期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基本范式研究”(项目编号:18BZX00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早期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基本范式研究”(项目编号:17ZZB001);江苏省高校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与西方政治哲学两大基本范式的比较分析及其意识形态功效研究”(项目编号:2017ZDIXM158)。
摘 要:有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价值评估直接内联着“卡尔·马克思问题”的求解,而西方、苏联和中国三大马克思主义阵营的论旨虽各有千秋,但分歧依旧。凭借对文本的深度读解,在厘定“异化”本态和“异化劳动”何以可能的基础上,彰明其背后的深层意蕴,继而通过剖析异化劳动理论体系的固有悖结,凸显马克思有关“社会关系”的意向性认知、生活实践的视域转向以及对未来共产主义的特质规定,表征其与此后不久生成的历史唯物主义之逻辑道口,将不失为一种求解新路。
关 键 词:异化劳动 关系实在 共产主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分 类 号:A811.2[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8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