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时代我国公开裁判文书个人信息保护提升路径  被引量:10

The Promotion Path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Publicized Instruments In the Era of Civil Cod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邹劭坤 侯晓焱 Zou Shaokun;Hou Xiaoya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院 [2]北京华宇元典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出  处:《法律适用》2020年第20期30-45,共16页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智能司法公开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8YFC08317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近年来我国裁判文书全面上网发布,强化公众知情权与监督权,促进司法公正;同时,颁布司法解释要求对特定案由的案件、特定类型的信息进行匿名处理,旨在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权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检视这一领域的保护实况,在《民法典》颁行背景下呈现独特价值。立足海量样本全面检视、结合典型个案的精细研究表明,当前公开裁判文书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主要面临目标信息概念的外延模糊、分布位置多元、信息屏蔽难度高等挑战。为此,细化完善保护规则、深入解析有关个人信息的法律概念,并深度融合知识图谱、概念建模、关系识别等计算机技术,为裁判文书中纷繁复杂的个人信息样态提供扎实保护。

关 键 词:民法典 公共利益 个人信息保护 法律科技 知识图谱 

分 类 号:D923[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