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五堂[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理论创新基地
出 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20年第2期155-165,共11页
基 金: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支持项目阶段性成果。
摘 要: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形成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确立了市民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本质上是资本家与工人两大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为提炼“生产关系”这一核心范畴提供了依据;通过阐明分工、所有制(阶级)、国家政治与意识形态三者的关系,初步构建起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力理论与阶级斗争理论始终是融为一体的,不存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致性”问题。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