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丹颖 Li Danying
机构地区:[1]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2]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
出 处:《美术》2020年第12期148-149,共2页Art Magazine
基 金: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世纪艺术史叙事中史学家的主观性与个人情感研究”(项目编号:20YJA760033)的子课题成果;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山东莒县过门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开发”(项目编号:17CCYJ2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山东莒地,约指沭河、潍河上游的鲁东南近沿海地区,以莒县为中心,东临黄海,北到胶州、高密,西至昌邑、蒙阴,南到苍山、郯城、临沭及江苏赣榆。莒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国东夷文化的典型代表。莒地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剪纸艺术代表作——门笺,是一种传承久远的古老民间习俗,春节贴“门笺”的范围遍及莒地全境。门笺,状如小幡,纹饰类如人胜,[1]以约定俗成的图案符号等为象征,紧密地围绕着民俗生活与民间信仰,是一种由广大劳动人民亲身参与的传统习俗。从工艺上来说,门笺属于刻纸艺术,但因其所呈现的效果与“剪”大体相同,且也都是在平面的纸张上镂刻花纹,所以也被归类为“剪纸”。门笺习俗,植根于中国农耕文明的土壤之中,是极具民族和地方特色、广泛而普及的大众民间艺术,同时也是与民众的节日仪式、日常生活、民间文学、历史传说、游艺戏曲、宗教信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俗文化组成,更是他们祈求幸福、保颂平安的美好愿望。从历代流传下来的门笺实物、图谱、纹样及张贴的习俗之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各个朝代来源于普通民众的审美情趣与文化状况以及当地的时代风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