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流域油菜机械化种植的行距配置与密度研究  被引量:4

Study on the row spacing configuration and density suitable for mechanized rape cultivation in Huanghuai Basi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智[1] 杨建利[1] 任军荣[1] 王小军[2] 王周礼[1] 姚雪雁[1] 王京宏[1] 曹永红[1] ZHANG Zhi(不详)

机构地区:[1]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出  处:《浙江农业科学》2021年第1期50-54,共5页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2017年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ZDXM-NY-007);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904-10)。

摘  要:试验研究了不同行距、不同密度及其互作模式对黄淮流域机械化直播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性状、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行距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与相关产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密度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效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相同密度下,40 cm行距处理的产量高于30 cm行距处理。油菜的抗倒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在相同密度下,40 cm行距处理的倒伏指数小于30 cm处理。因此,在黄淮流域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最适宜的种植行距为40 cm、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

关 键 词:行距配置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倒伏 

分 类 号:S565.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