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资源环境与工程》2020年第4期652-652,共1页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摘 要:近来,从南亚运来的人为排放污染了青藏高原,但人们对这种气溶胶的输送机制知之甚少。2020年8月31日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杂志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4月在印度夏季季风开始之前,北大西洋亚极区北极海冰的损失促进了气溶胶向青藏高原的输送,此时气溶胶负荷处于气候学上的峰值。通过统计诊断分析发现,2月北大西洋一侧北极海冰减少,使得该地区极地急流减弱,向高纬度欧亚大陆内陆输送温暖潮湿的海洋气流减少,导致2—4月乌拉尔山附近积雪深度减少。这些减弱的积雪持续到4月份,作为贯穿欧亚大陆的准静止的罗斯比波列的一部分,乌拉尔高压脊和东亚海槽被加固。这些条件使得青藏高原南缘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受青藏高原地形影响,增强的上升气流与青藏高原山谷风等中尺度环流系统相结合,加速南亚污染物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吹到青藏高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