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847 [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出 处:《山西中医》2020年第12期36-36,38,共2页Sh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编号:2018055093)。
摘 要: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由医学家Proton和Lennard Jonors于1986年提出,指排除结肠器质性、结肠外病因所引起的便秘和出口梗阻性便秘,由结肠的传输功能障碍,肠内容物传输缓慢所引起的顽固性便秘[1-2]。温下法是“八法”中温法与下法的合法[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谓:“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寒者热之……治寒以热”。此为其理论基础。具体应用可溯源至仲景《金匮要略方论·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书中谓:“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以温药下之”即为后世温下法,仲景首创温下法,而大黄附子汤也成为温下法的代表方药。慢传输型便秘辨证属寒者,其致病因素一为外寒直中入里,一为阳气不足虚寒内生,总以寒气客肠,与肠内糟粕胶结,或阳气虚弱,或气机凝滞,无力推动肠内浊物下行,发为便秘,寒积停滞肠间,非下法荡涤,积滞不下;非温阳通散,阳气不生,寒气不去,故当用温下法[4]。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