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时血液管路不同固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洪琴[1] 王红梅[1] 

机构地区:[1]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北区血透室,215008

出  处:《山西医药杂志》2020年第24期3531-3533,共3页Shanx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血液透析是操作性较强的专科技术,操作环节比较复杂,透析中一些细小环节的疏忽,都将造成严重后果[1]。在血液透析治疗4 h过程中存在着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风险[2]。血液透析管路的固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各规范与指南中仅要求妥善固定,并无统一和明确的操作规范,临床上基本凭借操作人员的个人经验。固定方式大多采用血管钳例,多囊肾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肾病综合征1例,其他5例。患者入选标准:神志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其中有6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肢体位改变及体活动较多);内瘘使用时间>6个月,除外长期及临时中心静脉置管。我科25名长期在岗护士参与改进措施,观察并记录不良事件。

关 键 词:慢性肾小球肾炎 肢体活动障碍 专科技术 透析过程 血管钳 多囊肾 操作环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分 类 号:R473.5[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