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国选[1]
机构地区:[1]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邓小平研究》2020年第6期58-68,共11页DengXiaoping Research
摘 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凝练了当代中国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观,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海洋秩序提供了极大的稳定性。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产生有强大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就历史逻辑而言,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国际海洋政治主题变迁与中国海洋友好交流历史传统交互作用的产物﹔就理论逻辑而言﹐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完美结合的成果﹔就实践逻辑而言﹐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精心选择战略支点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推进、蓝色伙伴关系的构建的“点、线、面”三维战略布局的结果。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为国际海洋政治的变迁贡献中国智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