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神经外科,太原030032
出 处:《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年第23期3997-3999,共3页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
摘 要:重型颅脑损伤是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疾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者],是各种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颅内血肿以及脑出血等,以开颅手术治疗为主[2],术后可导致患者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灌注压(CPP)值发生改变,影响治疗及预后效果[3]。ICP监测是一种通过颅内压测量仪或传感器测量患者颅内压力的方法,对评估患者颅内伤情,进而有效开展颅脑损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临床颅内压增高患者通常采取头高足低位,将床头抬高30°避免过高或过低对颅内静脉血流产生影响[5]。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发布的《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也明确指出:在控制颅内压增高时应首先将患者头部抬高以便通过增加静脉回流来降低颅内压[6]。基于此,本研究进行了侧俯卧位结合床头抬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影响的观察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