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段茜婷 张冬雪 寸红丽 王娜(综述) 王关顺(审校)[1] DUAN Qianting;ZHANG Dongxue;CUN Hongli
出 处:《实用放射学杂志》2020年第12期2039-2041,2049,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Radiology
摘 要: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以胃(60%~70%)和小肠(20%~25%)[1]较常见.有研究表明GIST是胃肠道中Caj al细胞起源的肿瘤[2],多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PDGFRA)基因及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所致,靶向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控制不能切除的病灶.然而,90%的继发性C-kit或PDGFRA突变发生了耐药性[3].因此,对GIST靶向治疗的疗效监测显得十分重要.GIST临床常无特异性症状,多为单发,且可缓慢生长到体积巨大,50%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转移[4].可见,精确的早期诊断及恰当的治疗方案极为关键.本文将对影像新技术在GIST近年来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 键 词:胃肠道间质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疗效监测 胃肠道恶性肿瘤 特异性症状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术前评估 细胞起源
分 类 号:R445[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5[医药卫生—诊断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