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薛佳伟[1]
机构地区:[1]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出 处:《今古文创》2020年第41期22-23,共2页
摘 要:嵇康《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音乐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其众多理论观点至今仍存在着不同的学术见解。有鉴于此,本文从《声无哀乐论》中的“声”与“乐”的概念入手,通过援引道、儒两家文献,论证了“和”是嵇康终极的音乐审美理想。而嵇康之所以将其文名为“声无哀乐”而主要论“声”,则是因为其更能体现道家“至乐无乐”的观念而更利于深入论述音乐之“和”的内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