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娇[1] 唐桂军[1] 华琼[1] 李星锐[1] 李培旭(指导)[1] WANG Jiao;TANG Guijun;HUA Qiong;LI Xingrui
机构地区:[1]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4
出 处:《新中医》2020年第23期188-190,共3页New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9ZY1042)。
摘 要:李培旭教授,主任医师,从医四十余年,根据肾性骨病的特点,结合大量临床实践,以补益脾肾、健脾化浊,兼顾调肝、化瘀解毒三法为总原则治疗肾性骨病,颇有成效,笔者有幸跟诊学习,现将其治疗肾性骨病的经验介绍如下。肾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症,是肾功能减退时伴发的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几乎累及所有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并发症。临床上常具有以下几个要点: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础上有骨骼的严重损害,表现为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骨硬化、骨性佝偻病等;患者伴有骨痛,易出现骨折、骨变形.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