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洪波 林玲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华人时刊》2020年第12期58-59,共2页Chinese Times

摘  要:斑驳的老墙,大面积锯齿形厂房,高耸的烟囱,静谧的水塔……20世纪80年代,灯芯绒、印花双面绒、靛蓝劳动卡、童鹰毛毯……这些当年红极一时的抢手面料和床上用品,都是从这里,走向全国众多家庭。如今,这里游船灯火摇曳,小剧场、展览馆里文化大咖云集,两岸青年在这里开展创意和文化交流。老厂房"变身"文创圣地尽管如今这座历经沧桑的厂房,摇身一变成为文青们最爱打卡的"创意圣地",但"第五毛纺厂"的辉煌,连同那个时代的记忆,在三堡街141号一直保留至今。

关 键 词:文化交流 毛纺厂 老厂房 双面绒 两岸青年 床上用品 展览馆 小剧场 

分 类 号:G124[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