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桑示范基地高标准建园技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继川[1] 姚永权[1] 龚自南 代洁 危玲[1] 郭俊英 曾益春[1] 邬梁红 黄盖群[1] 刘刚[1] 李永远[1] 蒲军[1] 

机构地区:[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 [2]四川省蚕丝学校,四川南充637000 [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文峰街道办事处,四川南充637000

出  处:《四川蚕业》2020年第4期54-56,共3页

基  金:“十三五”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资金项目(2016ZYPZ-030);“十三五”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2016NYZ0041-01);南充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19YFZJ0061);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青年基金专项(2020QNJJ-006);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20-17);四川省农业科学院2020年度科技人才委托培养项目-青年科研骨干;四川省科普培训项目(2020JDKP0061)。

摘  要:传统蚕桑产业以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为主,桑树是蚕丝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桑叶作为桑树的主要营养收获物,也是家蚕的唯一饲料来源,桑叶中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营养丰富[1-3]。同时,桑叶中还富含桑叶多糖、植物甾醇、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防衰老等多种保健和治疗功效[4,5],尤其是桑叶中富含1-脱氧野尻霉素(1-DNJ)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功效[6-8]。针对桑叶的降血糖功效及嫩芽、嫩叶的高DNJ含量,生产上选择嫩芽、嫩叶作为优质原料进行桑芽茶、桑叶茶的研制与开发。但现有桑芽、桑叶的收集是从以采叶养蚕为主要目的的桑树上获得,而养蚕用桑树在栽植密度、树型养成、肥培技术、桑芽(叶)生长、采摘次数等方面,都不足以生产足够的原料供产品开发。嘉陵区茶桑基地高标准建园技术从专用品种选择、栽植新模式、矮化栽培和多级分支树型培养、科学采摘等方面进行了集成和创新,实现了桑芽、桑叶的大量生产和一年多次连续采摘,满足了生产需要,拓展了桑树资源的开发利用[9],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关 键 词:治疗功效 饲料来源 桑树资源 桑芽 收获物 蚕丝业 嘉陵区 桑叶多糖 

分 类 号:S888[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