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险与政府治理机制转型  被引量:2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向静林[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第1期74-82,共9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技术应用背景下数字社会特征研究”(19ZDA14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网络借贷的地方治理模式研究”(16CSH037)。

摘  要:金融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及深度融合,成为当代社会变迁的重要驱动力量,带来很多新的治理问题。本文结合金融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思路,讨论互联网金融风险与政府治理机制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给当代中国的政府治理带来了一些基本挑战,即创新的迭代性与响应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网络的连通性与责任的地方性之间的矛盾、交易的涉众性与稳定的压倒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构成政府治理的结构背景,引发和形塑了政府在治理技术、治理体制和治理机制等方面的回应方式和内在困境。背后的深层问题,实质上是新的风险特征与政府治理机制之间的匹配问题,即互联网金融风险在隐蔽性、跨域性和转化性三方面的综合特征,与政府既有的风险识别机制、风险隔离机制、风险处置机制不相匹配。因此,政府治理机制亟待转型,需要从制度和技术两个方向进行优化。

关 键 词:互联网金融 政府治理机制 新的风险特征 匹配问题 

分 类 号:C919[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