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乐[1] 李健[1] 秦枫[1] 潘孝青[1] 翟频[1] 张霞[1] 孙雪峰 杨杰[1] Shao Le
机构地区:[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23期167-172,共6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32103020);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项目(编号:CARS-43-G-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特种动物种质资源库项目(编号:TZDWZYK2019-02);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9)3022]。
摘 要:为提高规模化兔场生产效率,以幼兔为试验对象,设计了一种智能饲喂机器人,比较不同饲喂模式对幼兔生长发育及IGF-1表达量的影响。选取90只35日龄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预试期3 d,正饲期21 d。对照组由人工饲喂,2次/d,试验Ⅰ组机械化饲喂,2次/d,试验Ⅱ组智能化饲喂,3次/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平均日增质量提高15.9%,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小肠指数显著提高14.6%(P<0.05);试验Ⅱ组肝脏质量、肝脏指数分别显著提高26.0%和20.6%(P<0.05,P<0.05);试验Ⅱ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14.1%(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白蛋白、球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试验Ⅱ组中的IGF-1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智能化饲喂可以降低料质量比,提高饲料粗蛋白消化率,增加体脏器官质量,促进肠黏膜发育,维持肠道健康,生产效率明显优于人工对照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