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智景 顾海龙 顾明 王慧茹 王显 杨大柳 冯亚明 Yang Zhijing
机构地区:[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江苏泰州225300 [2]江苏省兴化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兴化225700 [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泰州2253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23期245-249,共5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现代农业(青虾)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JATS[2020]268);江苏省渔业科技类项目(编号:D2017-1-9)。
摘 要:稻虾种养模式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土壤肥力是评价稻虾种养模式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新开挖的稻虾种养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相邻的水稻单种稻田的土壤肥力进行比较,以此探讨稻虾种养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虾种养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稻田及环沟内的土壤肥力。稻虾种养模式中稻田土壤中pH值增加1.1,全氮含量增加了0.96 g/kg,特别是配合用尿素进行追肥的稻田内全氮含量增加了1.24 g/kg,差异显著。稻虾种养模式中稻田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下降了46.5 mg/kg,差异显著。稻田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此外,新开挖的环沟土壤肥力显著低于稻田土壤肥力。经稻虾种养模式管理后,环沟内土壤肥力指标(pH值除外)均有显著上升,但仍低于稻田土壤肥力。综上所述,稻虾种养模式对水稻单作下的土壤有改良作用,能增强土壤肥力。但是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还需要施用适量钾肥进行追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