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 王昭武(译) Tetsuro Kawamoto(Author);Wang Zhaowu(Translator)
机构地区:[1]日本同志社大学法学部 [2]云南大学
出 处:《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0年第6期102-108,共7页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The Rule of Law Forum)
摘 要: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日本交通犯罪的主要特点在于:第一,交通犯罪并非是由《刑法》规定,而是分别规定在《道路交通法》与《驾驶汽车致死伤处罚法》之中;第二,尚未造成被害人死伤的性质恶劣的危险驾驶行为,是作为违反《道路交通法》的犯罪来处罚的;第三,对于危险驾驶致死伤罪科处的刑罚是惩役刑(被科处强制劳动的拘禁刑),对于驾驶汽车过失致死伤罪科处的刑罚是惩役刑或禁锢刑(不被科处强制劳动的拘禁刑)或者罚金刑,对于违反《道路交通法》的犯罪科处的刑罚是惩役刑或者罚金刑;第四,对于肇事逃逸行为,是根据《道路交通法》第72条第1款,以"违反救护义务罪"来处罚的,这样,刑法理论还需要研究保护责任者遗弃致死罪与杀人者之间的界分问题。
关 键 词:交通犯罪 《道路交通法》 《驾驶汽车致死伤处罚法》 危险驾驶致死伤罪 肇事逃逸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3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