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产后6~8周腹直肌分离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  被引量:3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琳 徐俊 牛蕾蕾 张凌云 付雅铭 李亚平 朱兆领 邵黎阳 

机构地区:[1]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郑州450003 [2]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郑州450003

出  处:《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年第12期953-955,共3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基  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SBGJ2018064);广东省至善妇儿健康关爱基金会项目(编号:[2018]01028)。

摘  要:目的:了解初产妇产后6~8周腹直肌分离的发生情况,探讨腹直肌分离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产后6~8周至河南省人民医院产后门诊复查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共626例,对其进行腹直肌间距、盆底肌力的检测,同时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和尿失禁问卷调查;根据超声测量腹直肌分离的宽度是否大于2.5 cm分为腹直肌分离组和无腹直肌分离组,对两组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腹直肌分离发生率达76.84%,最常发生的部位位于脐水平(83.07%)。(2)腹直肌分离组的孕期增加体质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娩前腹围均大于无腹直肌分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分娩方式、妊娠胎数、分娩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腹直肌分离组的Ⅰ类肌、Ⅱ类肌肌力严重受损、UI、POP的发生率均低于无腹直肌分离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6~8周的初产妇普遍存在腹直肌分离和盆底肌肌力严重受损情况,其腹直肌分离与UI和POP的发生可能无关。

关 键 词:腹直肌分离 盆腔器官脱垂 尿失禁 盆底肌肌力受损 

分 类 号:R714.7[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