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松
机构地区:[1]息县种子技术服务站
出 处:《河南农业》2021年第1期46-46,共1页
摘 要:为提高播种质量,小麦播种前应进行种子精选、晒种、测定种子发芽率、进行种子包衣和拌种等种子处理工作。一、种子精选和晒种(一)选种小麦种子在收割和加工过程中,常有籽粒机械破损、混有草籽、杂物和带病的籽粒等,并且同一品种不同花位形成的籽粒也不同,多花型品种更明显。根据试验测定,一个品种的下花位千粒质量为48 g,而上花位仅为21.5 g,如果不对种子进行精选,不仅影响出苗率,幼苗的长势也有较大差异。若将同一品种不同籽粒进行对比试验,测定结果为大粒种子比小粒种子早2 d 出苗,分蘖早6 d,平均单株多分蘖2.8 个,大粒种子幼苗前3 片叶子的长、宽、面积都大于小粒种子;籽粒大小不同形成的初生根也不同,千粒质量42.2 g 的籽粒初生根为6 条,千粒质量34 g 的初生根为4.8 条,千粒质量21 g 的初生根为4.3 条。因此,大粒种子有利于冬前壮苗,只有通过精选种子,使种子的大小粒接近一致才能实现苗全、苗匀、苗壮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4.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