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全国畜牧总站,北京市100125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102488
出 处:《农村经济》2020年第12期120-129,共10页Rural Econom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我国农地流转租金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编号:18CJY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系统回顾我国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四大牧区草地经营制度的变迁过程,通过对生态脆弱地区畜牧业经营方式梳理与分析,总结生态脆弱地区畜牧业发展中"集体统一经营"解体的原因,围绕村社股份合作经营何以可能、何以可为,解释生态脆弱地区的畜牧业经营方式从"牧户承包经营"演变为"生产专业合作"再到"村社股份合作"的制度变迁诱因,提出下一步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生态脆弱地区的畜牧业经营方式之所以能由生产专业合作经营向村社股份合作经营转型,主要动因是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属性、草原地区的基层治理机制、生态脆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行政推动下的脱贫攻坚机制,这种转型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调整,转型后形成的农牧区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更加成熟、符合现阶段实践要求的组织形态。面对当前的制度困境和实践中一些合作社"名不副实"、专业人才匮乏、股份合作局限于形式等问题,应该进一步深化草原"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合作组织运行机制、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健全监督激励机制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2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