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昕霞[1] 昂扬 夏玉姚 金娟[1] 时伶俐 张丽霞[1]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22
出 处:《护理与康复》2021年第1期101-102,共2页Journal of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摘 要:上肢骨折包括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锁骨骨折、肱骨外髁颈骨折、肱骨干骨折、前臂双骨折等,常伴有组织损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临床对上肢骨折治疗采用冰敷、小夹板固定及前臂悬吊等方法,其中前臂悬吊治疗有利于抬高固定上肢于治疗体位、维持于功能位,临床研究证明将患肢固定于心脏水平体位或高于心脏水平体位能促进肢体静脉回流和动脉供血,可明显促进肢体肿胀的消退 [1-3] 。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传统前臂吊带使用后患者有肩部承重处压迫、磨损明显,腕部悬空、缺少支撑点,缺少握拳锻炼的辅助用具,肩带调节处的扣环不能随时打开等问题。针对以上临床问题,笔者对传统前臂吊带进行了改良(专利号:ZL 2019 2 2216595.5),经临床应用后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