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激文 黎宇[2] 钟雨 邹单东[2] 方量[2] 黄伟[2] 韦秋银[2] 阮海林[2] 邓旺生[2]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南宁530021 [2]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柳州545005
出 处:《医药前沿》2020年第29期116-117,共2页Journal of Frontiers of Medicine
基 金:广西急诊与医学救援人才小高地,广西高校急诊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编号(GXJZ201623);广西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课题,项目编号(Z2016181)。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IL-6和sIL-6R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15例,入院均无肺损伤,后随着病情发展恶化分为无急性肺损伤组(n=3)和急性肺损伤组(n=12),急性肺损伤组分为轻微-中度组4例和重度组8例,同时,参照中毒患者基线资料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入院时血清IL-6和sIL-6R水平及临床意义。结果:对照组血清IL-6和sIL-6R水平(0.11±0.02和0.19±0.05)、无急性肺损伤组(0.12±0.02和0.21±0.06)、轻微-中度组(0.12±0.03和0.21±0.05)、重度组(0.13±0.03和0.22±0.06)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血清IL-6、sIL-6R水平并不能有效反应病情严重程度,无法预测肺损伤的发生与进展,临床需加强对患者入院后的血清IL-6、sIL-6R水平的动态监测或探寻其它有效生物标记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