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梦象叙事及其文化学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颖[1] 张俊福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00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78-85,共8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皮影戏史论研究及抄本整理”(19EB197);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研究生创新项目“文学本位视域下《三言二拍》与民俗文化研究”(2020jbkyxs004)。

摘  要:在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中,“梦”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元素,以《三言二拍》为例,其中的梦元素叙写现象就较为突出。从本土文化的视角来说,这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叙事现象,可称之为梦象叙事。梦象叙事在小说文本中具有独特的叙事学意义,它既是不同于西方的小说预叙手段,也是小说篇章结构的建构手段,是作为小说艺术体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这种叙事现象的背后是深层民族文化心理的投射,因而梦象叙事也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学意义,“天人相感”的天人关系论成为促发梦象叙事的哲学基础,同时以民俗心态为主的民族文化心理又是孕育梦象叙事的生活文化土壤。对梦象叙事还可从叙事文化学的角度作纵向的深入研究,这对中国古代小说民族特性的发掘和本土理论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三言二拍》 梦象叙事 预叙 结构手段 文化学 天人关系 民族文化心理 

分 类 号:I207.419[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