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晶
出 处:《今古文创》2021年第3期34-35,61,共3页
摘 要:"昭君出塞"的故事被大家所熟知,但"王昭君"不仅仅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在文人的笔下也渐渐演变成了典型的文学人物。有关王昭君的历史记载就不尽相同,例如东汉班固著写的《汉书》中卷二《元帝纪》一节中记载了少量关于昭君的事情。在南朝宋的史学家范晔所撰写的《后汉书》中更加详细地记载了有关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在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中也略微提到了昭君的故事。因此了解在史书中昭君的故事是如何被记载的,从史书中得到哪些信息,对于研究后世文人如何在作品中刻画昭君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从《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以及《琴操》入手,通过文本的对比,分析不同历史记载中对昭君记载的不同点及相同点。对于"王昭君"这一鲜活的历史人物,就必须得从历史资料的记录着手,分析昭君形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5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