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吻合口狭窄与非狭窄患儿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向阳[1] 翟波 李文静[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郑州450000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年第2期348-35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No.162102310224)。

摘  要:目的探讨左心房内吻合技术治疗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42例,均给予限期左心房内吻合技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儿中,体外循环时间90~150(120.50±30.1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0~70(50.42±8.84)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2~175(95.50±12.84)h;住院天数7~29(18.20±4.57)d;术后有2例患儿死亡,其余4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有14例患儿存在吻合口狭窄,26例患儿无吻合口狭窄;术后有吻合口狭窄和无吻合口狭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吻合口狭窄患儿治疗后3个月肺动脉收缩压峰值明显低于有吻合口狭窄的患儿(P<0.05);术后无吻合口狭窄的患儿治疗后3个月右心室/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比值明显低于有吻合口狭窄患儿(P<0.05)。结论左心房内吻合技术治疗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效果较好,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肺动脉收缩压峰值、右心室/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比值高于无吻合口狭窄患儿。

关 键 词: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左心房内吻合技术 吻合口狭窄 

分 类 号:R726.5[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